作为奥迪首款基于PPE豪华纯电平台打造的国产车型迎客松配资,奥迪Q6L e-tron从推出开始便吸引了较多关注,作为一款中型纯电SUV,新车不仅拥有了全新架构的支持,更是通过一系列本土化合作,在智能化层面也拥有了出色的表现。目前新车推出了两种版本,分别采用标准SUV与Sportback轿跑造型,新车预售价35.3万元起,计划于2025年8月7日正式上市,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这款车型值得选择吗?
产品力解读:
2025款奥迪Q6L e-tron依托PPE纯电平台进行打造,均采用205kW的后置电机,整车搭载了107kWh的电池组,CLTC工况续航可达752km和709km,满足了长途中出行需求。全域800V高压平台是技术亮点,支持270kW的快充功率,完成10%-80%的电量补能仅需21分钟,10分钟充电可增加约294公里续航,在高速服务区仅需上个厕所的时间便能轻松出发。值得一提的是,电池组部分采用CTM结构加固,同时配有9层玻璃钢纤维护板,通过了严苛的碰撞测试,实现了“防弹级”防护。
智能化方面,2025款奥迪Q6L e-tron搭载了深度定制的华为乾崑智驾系统,配备双激光雷达,并带有自动清洗功能,与13个摄像头及5个毫米波雷达形成了360°感知网络,其中无图城市NCA智能领航辅助功能针对中国复杂路况进行优化,除此之外还支持高速领航NOA、城区拥堵跟车及全场景泊车功能,并预留了L3级升级空间。
与国内新势力品牌相比,奥迪Q6L e-tron的优势在于延续了德系驾控基因,整车采用前后多连杆悬架组合,在调校上保持了精准的指向性和优异的滤震性能,并非像国内大部分新势力品牌一味追求偏软的阻尼设定,奥迪Q6l e-tron还兼顾了弯道支撑性。渐进式转向系统在低速时灵活、高速时沉稳,最小转弯半径仅6.2米,提升了狭窄路段灵活性。
座舱内部,2995mm的轴距提供了宽敞的后排空间,座椅针对中国用户优化坐垫长度与软硬度,兼顾支撑性与久坐舒适性。座舱内搭载了11.9英寸+14.5英寸的曲面双联屏,同时副驾区域也增加了10.9英寸的娱乐屏,加上AR-HUD显示,形成了多屏化的智能交互设计。
竞品对比:
从2025款奥迪Q6L e-tron的定价和定位来看,国内的主要竞品是理想L8和问界M7。与两款竞品相比,奥迪Q6L e-tron的优势首先是操控,PPE纯电平台加上前后多连杆悬架,拥有德系精准转向和高级的行驶质感迎客松配资,电机的动力输出刻意模仿燃油车线性感受,配合三档可调动能回收,显著降低乘客晕车概率。
与之相比,理想L8采用增程式动力,并搭载了空气悬架+CDC减震,侧重家庭舒适性,但过于柔和的阻尼调节,让整车有一种开船的飘忽感,问界M7则搭载华为DriveONE电驱系统,加速力道较为迅猛,在调校上会给乘客带来显著的眩晕感,同时底盘调校偏软,弯道支撑性不足。
智能化方面,奥迪Q6L e-tron搭载定制化华为乾崑智驾,双激光雷达+32个感知硬件,无图L2+级辅助功能覆盖高速/城区/泊车全场景。车内也采用了曲面屏+副驾娱乐屏+HUD显示,在智能化表现上达到了领先水平。
与奥迪Q6L e-tron实力相当的为问界M7,鸿蒙座舱加上华为乾崑智驾有着相当的使用体验,但奥迪Q6L e-tron在硬件配置上略微占优。理想L8虽然同样配有智能座舱,但在智驾层面的设计表现略弱于华为。
定价策略及未来销量预测:
奥迪Q6L e-tron以35.3万元至40.3万元的预售价切入市场,从定价水平来看低于市场对奥迪纯电旗舰SUV的预期。毕竟PPE纯电平台、800V高压架构、107kWh电池等硬件配置,35.3万起售价已接近成本,但奥迪通过“装备礼”的方式变相降价,通过限时赠送价值6万元的智驾包和舒享配置,实质上降低了入门门槛。
从短期销量来看,预计奥迪Q6L e-tron月均可达2000-3000台的水平,开启预售后,前8888名用户在一系列权益下能释放购买力,叠加品牌存量用户转化,在新车发布后有望迎来销量小高峰,但也需注意,8月新车上市后将直面小米YU7、问界M8等新势力新品,目前奥迪纯电渠道认知度尚需培育。
而对于中长期的销量表现来看,能否取得较快的增长取决于奥迪Q6L e-tron在第一批用户使用后的口碑,与后期渠道的建立,不过目前奥迪刚刚加速推进新能源化转型,后期还需解决产品阵列布局的问题。
总结:
作为传统豪华品牌中率先完成本土化智能升级与电气架构革新的车型迎客松配资,奥迪Q6L e-tron的产品表现与富有诚意的定价,都为后期新车正式上市带来了较好的氛围基础,而新车也有望重塑35万级豪华纯电市场格局,但短期内奥迪需打破用户对传统豪华品牌智能化能力的质疑,同时也要加速奥迪纯电渠道的建设。
益通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